董志勇,男,汉族。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2] 教育背景中国人民大学,应用数学学士(BSc.)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Mphil.)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PhD.)工作经历1992-1996 中国人民大学助教1996-1998 英国剑桥大学全日制研究生1998-2000 中国人民大学讲师,先后任校团委副书记、党办校办副主任,学校网络管理中心主任2000-2004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全日制研究生2004-2005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首届经济学-数学实验班项目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侨联副主席北大董志勇2005.9-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讲师2006.9-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2007.6- 2010.6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2011.9-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2010.7- 2014.7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2014.5-2016.5 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2016.5-2018.6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2018.7-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党委书记2019.1-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2] 研究方向--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行为金融学--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问题所授课程--Advanced Econometrics
李稻葵,原籍安徽凤阳,生于北京,湖南、江西农村长大。清华大学管理学学士(1985年),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1992年)。曾任教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经济系及香港科技大学,担任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国家研究员 [1] 。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Freeman经济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原院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原委员,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2-3] 现任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主任,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 [4] 2018年12月,入选“中国改革开放海归40年40人”榜单。 [5]
宋志平,1956年10月出生,1979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化学系,1995年获得了武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2年获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工程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人物履历1995年,获武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2年,获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工程博士学位;1979年09月,大学毕业分配到京新型建筑材料总厂工作,历任技术员、处长、副厂长等职务;1993年01月,任京新型建筑材料总厂厂长;1995年09月,任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公司副总经理兼任厂长;1996年03月,总厂改制后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兼总经理;1997年06月,兼任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98年,任中国新型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2002年,任中国新型建筑材料(集团)公司总经理,同时担任中国建材工业协会副会长、首都企业家俱乐部常务副理事长兼主任、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武汉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2009年05月,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董事长 。2014年04月,任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2016年08月,任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党委副书记。2017年07月,任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平是党的十五大代表。
个人简介1982年获得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哲学学士学位,1991年获得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经济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学位。1996年6月至1998年5月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5月至今,担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公共财政、税法和税制、宏观经济、农村经济与财政政策、转型经济与现代化理论、经济博弈论与财政体制的设计。教授课程有公共财政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公共选择理论。发表论文专著有"分税制下财政体制改革与地方财力变化"(税务研究 ,4期, pp. 12-17, 2010);“建立我国财政收入能力测算体系”(税务研究 , 3期, pp. 26-29, 2007);“人民主权—财政体制设计的逻辑起点”(财政研究, 11期, pp. 2-4, 2005);《中国公共财政》(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等。个人荣誉2007年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曾获2006国家统计优秀论文三等奖,200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经济系教授 刘玲玲(9张) 6清华大学教学成果最高奖,2003清华大学教书育人模范奖,2000年获清华大学“教师之友”奖,1999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优秀教师奖,1997清华大学杰出教师二等奖。
简介在北极村(2006年)(7张)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中央统战部机关党委常委,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党代表(连续两届,每届五年)。兼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和高级职称评委,项羽文化研究会会长,岳飞文化研究会会长,东吴书院名誉院长,中国农民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徐福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副秘书长,《社史研究通讯》主编,《项羽文化》编委会主任,《徐福文化交流》副主编,《文史知识》编委等。曾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学术咨询委员,《文史》编委,北京大学工会副主席,北京大学分房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政策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部长,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主任,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主任等。2011年2月27日至4月29日,在中共中央党校首期社会管理创新正司厅长级研究专题班脱产学习,任书记兼班长。工作履历1995年8月-今,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1998年4月-今,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2009年12月-今,中共中央统战部机关党委常委2009年3月-2013年8月,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主任2003年6月-2013年8月,九三学社中央机关中共书记2003年5月-2009年2月,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2004年9月-2
人物简介1978-1982就读于南开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2-1984在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师从谷书堂、蔡孝箴教授,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4-1991任教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并于1987年获清华大学教学工作优秀奖;1991-1993获德国基金会奖学金赴德国科隆大学经济系作访问学者;1993-1995在德国慕尼黑国防大学经济管理系读博士学位;1995年至今继续任教于清华经济管理学院,担任经济系副教授和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讲授宏观经济学位课程,所授MBA学生有2000余人,培训企业总裁和政府官员亦超过2000余名。汇名家网特约讲师。研究方向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经济实情的结合,高层管理人员。著作和作品独立著述:《宏观经济分析》,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年版;《最后一击----MBA论文选题、写作与答辩》,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此外,分别在《光明日报》、《中国改革报》、《清华大学学报》等报刊发表以下论文:《高科技产业与香港的未来》、《东南亚金融危机与香港》、《试论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九七后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建立以保险为主的农村补偿保障机制》、《充分发挥保险公司在社保事业中的作用》、《转变增长方式与人力资源开发》、《发展高科技产业是必然选择》《奥运后的中国股市》《奥运后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解读》。主研科研项目:《深圳市国有资
李玲瑶,祖籍湖北红安,台湾长大,后留学美国。人物经历80年代与丈夫一起开始创业。自1985年开始在国内陆续有投资。从1985年开始到现在,先后在国内数十座城市巡回演讲。自90年代初至今,先后在家乡红安、湖北华中师大、湖北民办大学及恩施市第一中学等捐资人民币达百万元,设立奖学金及希望小学。2002年6月曾被中央电视四台《海峡两岸》节目专访。2009年初接受山东教育电视台《名家论坛》栏目邀请,录制《中国经济转型》与《智慧女性的六项修炼》节目。研究领域课题内容涉及中美经济及金融领域,婚姻与家庭和个人修养。主讲课题《资本市场》 、《智慧人生》 、《财富增长与竞争力》 、《资本市场与企业融资》。主要著作《智慧人生——家庭…事业篇》、《女人的成熟比成功更重要》、《智慧女性的六项修炼》、《中国经济转型》、《财富增长与竞争力》、《智慧人生--家庭事业篇》、《职业经理人的国际视野与企业经营》、《透视美国,解读中国——山坡上的中国经济》 。
基本信息姓 名:金占明 性别:男工作单位:清华大学 所在院系:经济管理学院职称:教授 招生专业: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战略管理理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战略选择、军事战略与企业竞争、收购与兼并、战略管理过程中的领导与控制等人物简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后、企业管理系副主任,主要从事市场营销与战略管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清华大学——中旭商学院高级讲师;金占明老师[1]1992年、1996年和2000年分别赴加拿大McMaster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进修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管理。主要研究兴趣:战略管理理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战略选择、军事战略与企业竞争、收购与兼并、战略管理过程中的领导与控制等。主要讲授战略管理、环境与政策、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等课程。市场竞争已经到了战略制胜的时代,没有战略的组织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只能在原地打转。企业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何获得健康的持续增长?这些重大的战略问题对企业家提出了新的挑战。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占明教授为您系统讲解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这三大战略管理过程中的核心和灵魂 ,并针对不同规模、不同业务组合、不同行业性质的企业特点,帮助您提出卓越的战略解决方案。专长领域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管理、领导艺术擅长行业汽车、电子、通信、制药等作品简介《企业战略》一、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二、企业战略的概念(一)
个人经历1982年冯仑毕业于西北大学。1984年毕业于中央党校。1984年至1991年期间先后在中央党校、中宣部、国家体改委、武汉市经委和海南省委任职。1991年创建万通集团,1993年冯仑在北京组建万通地产,领导创立了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之后,参与创建了中国民生银行并出任该行的创业董事,策划并领导了对陕西省证券公司、武汉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东北一间上市公司等企业的收购及重组。使万通集团在几年内总资产增长逾30亿元人民币。1999年与深圳万科的王石、河南建业的胡葆森等联合发起并成立了中国首家房地产策略联盟机构——中城房网,发起“新住宅运动”。1999年冯仑推出“新新家园”品牌——中国第一个实施注册的高档住宅品牌,开创了地产品牌建设的“第三条道路”冯仑(图二)2002年冯仑当选为第二任轮值主席。上任后逐步完善了中城房网的组织运作框架,进一步增强了成员间的交流与协作,同时加强中城房网与海外同业协会的交流与协作。成立“联盟投资公司”,进行成员共同开发“联盟新城”的尝试,使联合开发、联合采购、联合融资的工作逐步开展起来。冯仑是中国首家房地产策略联盟机构——“中城联盟”的发起人和“新住宅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在“中城联盟”轮值主席任职期间,积极促进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努力提升房地产道德形象。在民营企业发展和房地产行业发展研究方面造诣很深,在公司战略和公司治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2003年获
孟晓苏博士是集高级领导干部、卓越企业家、著名学者于一身的著名爱党爱国公知人士。孟晓苏博士1949年12月出生,出生在苏州,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教授。孟晓苏博士是原全国人大委员长万里的秘书(1983年到1990年)、原国家进出口检验局副局长(1990年到1992年)、原中房集团董事长(1992年起)、原幸福人寿董事长(幸福人寿创办人)。现担任中房集团理事长、幸福人寿监事长、汇力基金董事长、中国企业家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等职务。他被媒体誉为“中国房地产之父”。人物生活孟晓苏(10张)孟晓苏博士,卓越企业家、著名学者、北大经济学博士,中国企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董事长。孟晓苏集高级领导干部、企业家和学者等多重角色为一身,既擅长宏观角度洞悉中国房地产走势,又长于实战地决策房地产运作。他的专业思想与观点对中国房地[1] 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被媒体誉为“中国房地产之父”。从一名普通的汽车工人到北京大学博士,从国务院领导人秘书到国务院直属局负责人,从党政官员到企业家,成为220多个城市中430多家房地产企业的领军人,孟晓苏的事业达到成功的顶峰。孟晓苏身兼官员、企业家、学者于一身,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为推动中国的经济改革、为推动房地产业和企业的发展而呕心沥血,屡屡建功立业。在这些闪亮成功的背后,支持孟晓苏一步步走
1999年4月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9月调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思想文化研究所,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晓毅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思史,特别是魏晋时期的思想史研究。先后承担的研究课题有"儒释道与魏晋玄学的形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项目)、"魏晋学术思潮研究"(山东大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目前在研的课题有"魏晋玄学与官方儒学"(20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郭象思想研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985"调控项目)。男,1954年生,198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副教授,1994年12月破格晋升教授,1996年12月聘任为山东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4 月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9月调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思想文化研究所,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宋洪祥,我国著名税务专家,现任 "中国纳税筹划网"总裁、"亚太国际税收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北大汇丰商学院 、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工商管理课程的税收主讲老师。宋洪祥教授推出的《企业经营的税收管理与风险控制》课程,受到学员的高度评价。 宋洪祥教授1982年参加税务工作,从事税务稽查工作长达18年,有丰富的稽查经验,在反避税工作中成绩显赫。他提出:"中国企业将面临的不是经营风险,而是重大的税收风险。产生税收风险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税收管理人才"。正是人才的缺乏,造成:1、老总在决策时不考虑税;2、业务部门做业务、签合同也不考虑税;3、财务在交税时又没人监管。导致了税收在企业是失控的,给公司造成巨大的税收风险,这是产生税收风险的主要根源。宋洪祥教授创立了企业"纳税管理"新模式,填补了我国企业税收管理的空白。他的"合同决定业务过程,业务过程产生税,只有加强业务过程的税收管理,才能真正规避税收风险";"税怎么交不是看帐怎么做,而要看业务怎么做";"企业要发展,就必须用税收手段搞经营,用税收手段管理企业"的新观念,破解了企业的纳税之道,带企业走出了纳税的重大误区。宋老师专著的《点税成金---企业经营决策的税收管理与风险控制》一
中国防卫科技学院副院长陆德教授是陆定一的长子,亚洲知识管理协会院士。继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电子技术专业毕习后,从事多项科学研究,曾于中国科学院及中国能源研究会工作,期间解决35MERV质子直线加速器技术的难关,及取得两项能源重大课题研究的突破,这些工作成果,皆获得国家科技成果最高奖,并破格被提升为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秘书长。从1986年至1994年,陆德副会长到河南工作,期间创立了改革开放以来首家地方性航空公司-中原航空公司;开拓国内首个内陆省对外口岸-郑州口岸。其后赴河南省政府工作,同时兼任外办副主任、旅游局副局长及口岸办主任三职。自1994年底至2002年底,陆德副会长担任国家开发银行信息中心主任(局长)及银行机关党委委员。二零零三年退休后,担任数个省市的高级经济顾问,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作出贡献,及担任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他在金融管理和信息管理方向开拓出自己的领域,享受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的陆德也是国家开发银行惟一的一位"双高"(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人才。他写有重要著作和论文40余篇,是涉及经济学和信息管理学复合领域的国家第一本《CIO》(信息首席执行官)的作者。其应用"系统重购原理预测和控制我国物价"的论文,分别被李鹏、朱镕基两位前总理批示,并指示作为国家六个部委和系统的学习研究文献。
中华企管培训网特聘讲师,清华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简称清华老科协)副会长、国家著名易经大师、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总裁学员俱乐部理事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友会北京分会副会长;曾任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对外学术文化交流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外事办公室主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1978 ~ 1980)、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访问学者(1986 ~ 1987)、香港大学访问学者(1997 ~ 1999)。新中国首批访美52名学者之一,也是当时最年轻的一位。在当年那个52人的团队里,崔国文是唯一没有接受完整大学教育的人。他在1965年从上海考入清华大学,只上了一年课就遇到了"文革",因此无法继续他的大学生活。
路长全,切割营销理论创始人,北京赞伯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工商管理硕士(MBA)、工学硕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海尔商学院、中央党校MBA总裁班客座教授。北京赞伯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工商管理硕士(MBA)、工学硕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海尔商学院、中央党校等多所中国著名大学客座教授或MBA总裁班客座教授北京大学民营经济营销课题组组长中央电视台广告部策略顾问等曾任伊利集团、远大集团、跨国公司等大中型企业集团高管。
韩廷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79年至1986年就读于山东大学数学系,分别获理学学士和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曾于90年代初赴澳大利亚访学。山东大学等兼职教授,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对策论分会常务理事,首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等。
张维迎(1959年-)陕西吴堡人。1982年获西北大学经济系学士学位,1984年获硕士学位,1990年9月入牛津大学读书,1992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博士学位。1994年参与成立了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历任副教授、教授。1997年应邀移师光华管理学院,1999年开始任副院长。现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4年他的《以价格改革为中心带动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一文,第一次提出并系统论证了双轨制价格改革的思路,是30年改革史最重要的文章之一。作为国内最早研究企业家的学者,他首次提出“学而优则商”的观点,指出造就企业家队伍的关键是所有制改革。他研究收入分配问题,首次提出“将市场机制引入工资决定”的改革建议。他在博士论文《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中论证了“资本雇佣劳动的问题”。他提出的“国有资本变债权,非国有资本变股权”的改革思路,引起强烈反响。2002年,他关于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如何做大、如何重建社会信任和企业信誉的阐述,引起人们空前的关注和讨论。2006年他发表了《理性思考中国改革》的长文,将有关改革的争论推向了一个高潮。近几年,他还致力于推动中国大学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商学院教育体制的改革。
厉以宁 [1-2] ,男,汉族,1930年11月22日出生于江苏南京,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界泰斗。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七、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七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八,九届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主持了《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起草工作,因在经济学以及其他学术领域中的杰出贡献而多次获奖,包括 “孙冶方经济学奖”、“金三角”奖、国家教委科研成果一等奖、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奖(个人最高奖)、第十五届福冈亚洲文化奖——学术研究奖(日本)、第二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等。 因论证倡导我国股份制改革,被尊称厉股份。世界公仆领袖联谊会指导老师,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终身成就奖 [3] ,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4] 2013.12.12日在2013年第十四届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荣获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终身成就奖》。 [3] 李克强、李源潮、陆昊、孟晓苏、龚方雄都是厉以宁的弟子。201
吴敬琏,1930年1月24日出生,南京人,祖籍江苏武进遥观(今常州市武进区遥观镇) [1] ,1950年入金陵大学经济系,1952年高等院校调整转入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是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当代中国杰出经济学家、著名市场经济学者、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吴敬琏的母亲邓季惺是著名的女报人,吴的生父吴竹似、继父陈铭德都是《新民报》(《新民晚报》前身)的创办人。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良心”。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务院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历届总理的座上宾,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顾问;《 [2] 改革》、《比较》、《洪范评论》杂志主编;南京大学、复旦大学著名校友、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1984~1992年,连续五次获得中国“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03年获得国际管理学会(IAM)“杰出成就奖”;2005年荣获首届“中国经济学奖杰出贡献奖”。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前任副院长、党委书记。现任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学术委员会副主席,经济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雎国余(Ju Guoyu),男,1946年4月9日生,江苏扬州人,汉族。1965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7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前任副院长、党委书记。中西智库的学术专家, 主讲课程《宏观经济形势学》、《企业变革管理》及《西部大开发》
王逸舟,男,1957年7月出生,湖北武汉人,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国际政治专业,现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现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1957年出生在武汉市。1975年高中毕业后,在湖北省钟祥县长滩公社知青农场劳动两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于1977年底考入湖北大学(原武汉师范学院),1982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得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至200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研究所当代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研究员,《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兼任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等十数所院校的客座教授或研究员,以及国内外十几家学术刊物的编委。近年来主持完成[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研究]、[中国与非传统安全]、[中国外交转型]等重大科研项目。迄今为止,到过50多个国家及地区开会、讲学和参观。
孙健升教授,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 全国商务管理研究会理事,智慧谷企业家学习俱乐部兼职副主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高级培训课程特聘教授。曾为几十家各类组织和企业提供《塑造阳光心态》高端培训和咨询服务并得到一致好评。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1]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2]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 [3]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北京积极心理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2009年至今)美国密西根大学心理学博士心理学畅销书《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的作者 [4]
宁向东,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曾任哈佛商学院、伊利诺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宁向东教授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1988年获得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学士学位、1990年获得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技术经济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获得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量经济学专业博士学位。宁向东教授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EMBA、MBA、硕士、博士研究生等讲授公司治理、战略管理、管理经济学等课程。 [1]